以身试法
2周前 (10-10)4
yǐ shēn shì fǎ身亲身,亲自;试尝试。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。指明知故犯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奉公守法,不要~。...
明察秋毫
2周前 (10-10)4
míng chá qiū háo明察看清;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。原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◇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~,见藐小微物,必细察其纹理。★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闲情记趣》...
如法炮制
2周前 (10-10)3
如法炮制,【成语拼音】: rú fǎ páo zhì【是否常用】: 常用成语【感情褒贬】: 中性成语【结构类型】: 偏正式成语【形成年代】: 古代成语【标准拼音】: 制,不能读作“zì”;炮,不能读作“pà【繁体字形】: 如灋炮制【英文翻译】: be modeled on如法炮制意思...
海纳百川是什么意思
2周前 (10-10)4
海纳百川,拼音hǎi nà bǎi chuān注音ㄏㄞˇ ㄋㄚˋ ㄅㄞˇ ㄔㄨㄢ解释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出处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纳。”李周翰注:“方寸之心,如海之纳百川也,言其包含广也。”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...
供认不讳是什么意思
2周前 (10-10)4
供认不讳,拼音gòng rèn bù huì注音ㄍㄨㄥˋ ㄖㄣˋ ㄅㄨˋ ㄏㄨㄟˋ解释供认:被告对于某一事实或断言的真实性予以承认;讳:避讳。指对某项指控完全认同。出处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对所犯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。”例子他对此供认不讳用法作谓语;指认罪。谜语全招感情供认不讳是中性词。...
短兵相接
2周前 (10-10)4
duǎn bīng xiāng jiē短兵刀剑等短兵器;接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但恐怕也有时会逼到非~不可的,这时候,没有法子,就~。★鲁迅《两地书·二》...
大辂椎轮
2周前 (10-10)5
大辂椎轮,发音 dà lù zhuī lún 释义 大辂:古代大车;椎轮:无辐原始车轮。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。比喻事物的进化,是从简到繁,从粗到精。 出处 南朝·梁·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?” 示例 然大辂椎轮之功,不可泯也。(清·沈惟贤《万国演义序》...
笔下生花的意思
2周前 (10-10)5
笔下生花,拼音bǐ xià shēng huā注音ㄅ一ˇ ㄒ一ㄚˋ ㄕㄥ ㄏㄨㄚ解释比喻文人才思俊逸,写作的诗文极佳。出处《花城》1980年第7期:“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,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。”例子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,笔下生花,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,尤以《阿房宫赋》传诵千古。用法...
亢龙有悔什么意思?
2周前 (10-10)5
亢龙有悔,拼音kàng lóng yǒu huǐ注音ㄎㄤˋ ㄌㄨㄥˊ 一ㄡˇ ㄏㄨㄟˇ繁体亢龍有悔解释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,则盛极而衰,不免有败亡之悔。出处《周易 乾》:“上九,亢龙有悔。”.....
手下留情
2周前 (10-10)7
手下留情,拼音shǒu xià liú qíng注音ㄕㄡˇ ㄒ一ㄚˋ ㄌ一ㄡˊ ㄑ一ㄥˊ繁体手下畱情解释下手处理事情时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绝。出处《庚子风云》:“在这几个当口,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,将王成德击倒,他却一再手下留情,都把王成德让过了。”辨形“留”,不能写作“流”。.....
莫须有
2周前 (10-10)5
莫须有,【成语拼音】: mò xū yǒu【是否常用】: 常用成语【感情褒贬】: 贬义成语【结构类型】: 紧缩式成语【形成年代】: 古代成语【繁体字形】: 莫須有【英文翻译】: No need莫须有意思解释:原意是也许有吧。后指凭空捏造。出处: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,...
一望无边
2周前 (10-09)4
yī wàng wú biān一眼看不到边际,形容地域十分辽阔。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,太阳刚刚出来,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。”无...
荒淫无道
2周前 (10-09)7
huāng yín wú dào荒淫淫乱无度,贪恋酒色。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。多指君主生活糜烂,重用奸佞,残害忠良,奴役百姓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无道,亵近娼优,听信谗言,闭塞贤路其罪甚于汉之昌邑,不能主天下。吾谨按伊尹、霍光之法,别立新君,以保社稷,以安天下,如何?”无...
不可思议的意思
2周前 (10-09)7
不可思议,拼音bù kě sī yì注音ㄅㄨˋ ㄎㄜˇ ㄙ 一ˋ繁体不可思議解释原是佛教用语;指神秘奥妙。不可用心意思忖;也不能用言语表达。后形容对事物情况、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。出处《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》:“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。”慧远义记:“不思据心,不议就口,解脱真德,妙在情妄心...